資訊

我國鐵合金貿易格局演變歷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 發布時間: 2023-11-01

作者:美爾雅600107)期貨黑色分析師楊輝

  2009年我國從鐵合金凈出口國轉變為鐵合金凈進口國,其背后主要原因是什么?探尋我國鐵合金貿易格局的演變歷程及其影響因素有利于深刻理解國家關于鐵合金行業的相關政策,包括進出口政策、產業政策等,有利于產業經營者、相關從業者緊跟時代步伐,從國家戰略高度把握產業發展脈絡與方向,指導其實際生產經營。本文主要分析我國鐵合金貿易規模及格局的演變,闡述鐵合金貿易格局發生轉變的主要原因,并簡要介紹了主要期貨品種硅鐵、硅錳的進出口概況,期望能為行業提供一定參考。

  

  我國鐵合金貿易規模及演變

  1、我國鐵合金進出口總量概覽

  千禧年以來,我國鐵合金進出口貿易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由鐵合金凈出口國轉變為鐵合金的凈進口國,這一轉變的分水嶺是2009年,如圖1所示。2009年之前我國是鐵合金凈出口國,2009年之后則變為鐵合金凈進口國。我國鐵合金出口量在2008年達到峰值387.60萬噸,隨后出口量開始大幅度下降。2011年以來,我國鐵合金的進口量甚至超過了出口量的2倍,且進口規模越來越大,2022年,我國鐵合金進口量840.26萬噸,相比2011年的211.35萬噸,增長了將近300%。

 

  我國鐵合金進出口格局的演變主要與國家對鐵合金的進出口政策、鐵合金產業政策以及我國的資源稟賦相關。鐵合金屬于典型的“兩高一資”行業,即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性行業,產品附加值不高,多為初級產品,屬于國家不鼓勵出口的產品類型。因此我國從2005年起便相繼取消了16種鐵合金產品的出口退稅,并開始逐步對鐵合金產品征收出口關稅,以增加鐵合金產品的出口成本,限制資源性初級產品的出口。此后多年,國家還在逐步上調鐵合金的出口關稅,這是我國鐵合金出口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國家限制鐵合金產能盲目擴張、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也制約了鐵合金的出口。此外,我國鐵合金生產原料,如錳、鉻、鎳等資源貧乏,每年需要大量進口生產鐵合金所需的錳礦、鉻礦和鎳礦等,資源稟賦也是我國逐步轉變成為鐵合金凈進口國的重要原因。

  2、我國分品種鐵合金進出口情況

  我國主要鐵合金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硅鐵和硅錳是凈出口產品;鉻鐵、鎳鐵、鈮鐵是凈進口產品;其中,硅鐵是出口量最大的鐵合金產品,鎳鐵是近年來進口量最大的鐵合金產品,其次是鉻鐵;其余品種像錳鐵、鉬鐵、鎢鐵、鈦鐵及硅鈦鐵、釩鐵等在我國鐵合金進出口貿易中所占規模偏小。

 

  分品種統計數據顯示,按進口量計,2022年我國進口的鐵合金產品中,鎳鐵進口規模最大,2022年我國進口鎳鐵589.61萬噸,2011年鎳鐵進口量14.45萬噸,增速高達3980%;其次是鉻鐵,2022年進口鉻鐵238.37萬噸,2011年進口鉻鐵也達到了180.65萬噸,增速32%。

  出口方面,按出口量計,我國出口的鐵合金產品中,硅鐵出口規模最大,2022年硅鐵出口量67.51萬噸,占鐵合金出口總量的比重達到61%,2011年我國出口硅鐵62.15萬噸,2022年硅鐵出口量相比2011年增長了9%。我國鐵合金出口規模排在第二位的品種是硅錳,2022年我國出口硅錳11.54萬噸,占鐵合金出口總量的比重為10.5%,2011年我國出口硅錳1.72萬噸,2022年硅錳出口量相比2011年增長了571%,增幅明顯。

  

  影響鐵合金貿易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

  1、關稅政策

  自2005年初起,國家相繼取消了16種鐵合金產品出口退稅,對硅、錳合金征收5%出口關稅、發布《禁止開展進、出口目錄具有對應加工制成關系的加工貿易》的聯合公告和《關于推進鐵合金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等。2006年11月起,又將鐵合金出口關稅加征到10%。為進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2007年6月份,國家再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關稅,部分鐵合金產品出口關稅提高到15%。但受國內產能擴大、國際市場需求上升影響,鐵合金出口依然保持大幅增長態勢。因此,2008年,國家再次提高鐵合金產品出口稅率,硅錳、錳鐵上調至20%;硅鐵上調至25%;對于我國緊缺的鉻鐵,出口稅率調整到40%,但執行20%的出口暫定稅率;鎳鐵、鉬鐵、鎢鐵、釩鐵、鈮鐵等品種出口暫定稅率均為20%。

  2008年的這次調整基本形成了我國鐵合金產品出口關稅稅率政策的雛形,此后的調整均是在此次調整上進行微調。其中,2017年下調了部分鐵合金品種出口暫定稅率,硅鐵出口暫定稅率下調至20%;鉻鐵、硅鉻鐵、鈦鐵及硅鈦鐵、鈮鐵等出口暫定稅率下調至15%。2018年進一步將硅鉻鐵、鈦鐵及硅鈦鐵、其他釩鐵、鈮鐵等出口暫定稅率下調至10%。2019年起取消硅鉻鐵、鈦鐵及硅鈦鐵、釩鐵及鈮鐵等部分鐵合金10%的出口暫定關稅。鉻鐵在2021年5月1日出口暫定稅率由15%提升至20%后,2022年取消20%的暫定稅率優惠,應用40%出口稅率,硅鐵也恢復25%的出口稅率。

 

 

  2022年12月2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23年關稅調整方案的公告,其中出口關稅稅率繼續對鉻鐵等106項商品征收出口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023)》,主要鐵合金品種的進出口關稅稅率如表4、表5所示。

 

  相比出口征收高關稅,我國對鐵合金產品進口征收相對較低的關稅,整體稅率(最惠國稅率)在2%-5%之間,部分品種,如鉻鐵、鎳鐵、鈮鐵為鼓勵其進口,目前實行最惠國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

 

  2、鐵合金產能變化

  除了關稅政策以外,國內鐵合金產能的變化也影響著我國鐵合金進出口貿易格局。我國鐵合金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低,產能過剩嚴重。以硅鐵產品為例,近年來國內硅鐵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長期低于50%,處于較低水平。鐵合金行業產能過剩主因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所致。2000年,我國鐵合金產量只有402.9萬噸,2005年首次超過1000萬噸,達到1067萬噸,六年間增長率高達165%。

 

  國內鐵合金產量的高速增長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從2006年開始相繼出臺了控制鐵合金產量增長的措施,從行業準入到電力、環保、信貸融資等等,雖然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效果仍然不明顯,鐵合金產量仍然在快速增長。

  2008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08年第13號《鐵合金行業準入條件》和《電解金屬錳企業行業準入條件》修訂公告,其中對硅鐵、硅錳、錳鐵、鉻鐵、金屬硅、硅鈣、鉬鐵、鈦鐵等鐵合金的冶煉設備作了詳細規定,不符合規定的設備將會逐步淘汰,但淘汰需要一個過程,才能在不破壞產業鏈的基礎上,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011年12月,工信部下達了“十二五”期間鐵合金領域將淘汰落后產能740萬噸的目標,最終實現淘汰1,137.92萬噸;2013年,根據《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等要求,工信部公告撤銷不符合鐵合金行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180家;2015年,工信部出臺新的《鐵合金行業準入條件(2015年修訂)》,提高準入條件;同年,工信部產業政策司修訂發布《鐵合金、電解金屬錳行業規范條件》和《鐵合金、電解金屬錳生產企業公告管理辦法》,促進鐵合金、電解金屬錳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引導和規范鐵合金、電解金屬錳企業投資和生產經營。這一系列產業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據工信部數據,從2010年到2015年,全國共淘汰鐵合金落后產能1383.52萬噸。2016年開始全面啟動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抑制低水平和落后產能的重復建設,鼓勵行業內優勢企業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隨著國家各項產業政策的實施,技術及設備落后、規模較小、管理水平較差的鐵合金企業將逐步退出競爭,有利于鐵合金行業優勢企業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提高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

  

  主要期貨品種硅鐵、硅錳的進出口概況

  1、硅鐵進出口概況

  我國硅鐵進出口貿易的情況大致是出口占主導,但出口相對于國內產量比重較小,2022年我國硅鐵產量597萬噸,出口量僅67.51萬噸,出口占國內產量的比重僅為11%。從圖4可以看出,我國硅鐵出口數量遠遠大于進口數量,凈出口量基本等于出口量。

 

  由于進口量相對出口量很小,相對于國內產量更是微不足道,因此在分析硅鐵進出口貿易流向時重點分析硅鐵出口的情況。從季節性來看,我國硅鐵出口數量容易在上半年的三、四月份出現高峰,主要原因可能是上半年旺季期間海外需求偏好,而下半年硅鐵出口的季節性規律并不明顯。從出口流向來看,我國硅鐵主要出口至日本、韓國、印尼、中國臺灣、越南、泰國等亞洲國家和地區,以及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其中日本、韓國是我國硅鐵出口量最大的目標國家,出口至這兩國的硅鐵數量可占到我國硅鐵出口總量的40%左右。2022年我國硅鐵出口量67.51萬噸,其中出口至日本硅鐵數量為12.28萬噸,占我國硅鐵出口總量的18%;出口至韓國硅鐵數量為14.82萬噸,占我國硅鐵出口總量的22%。

 

  2、硅錳進出口概況

  相比于硅錳的國內產量,我國硅錳的進口量和出口量都較小,并不是主要的進出口鐵合金品種。2022年,我國硅錳產量965萬噸,進口量1.28萬噸,出口量11.54萬噸,進口量占國內產量的比重僅為0.1%,出口量占國內產量的比重低于2%。圖9顯示,疫情以來的2020、2021、2022年,我國硅錳出口量相比疫情之前增幅較大,疫情之前的那幾年,從2016年至2019年,我國硅錳出口量均在1萬噸以下。這是因為疫情之后,隨著海外國家經濟復蘇,對鐵合金需求增加,而俄烏沖突加劇歐洲能源危機。燃煤發電在歐洲已基本淘汰,風力發電不足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電力短缺。而鐵合金裝置的電力密集度很高,缺電就會導致鐵合金裝置暫時關閉,海外國家就需要從電力成本更為低廉的國家進口鐵合金。

 

  雖然我國的硅錳進出口貿易量很小,但生產硅錳的主要原料:錳礦,卻需要大量進口。錳礦在硅錳的生產成本中占比可達到60%左右。由于我國錳礦資源不足以及國產錳礦的品位不高,我國常年需要大量進口錳礦資源。

  2022年我國總計進口錳礦2993.17萬噸,相比于2002年的208萬噸,增長了1339%。2010年,我國錳礦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此后數年,直到疫情之前的2019年,隨著國內錳礦資源的消耗,品味越來越低,我國進口錳礦的數量呈現加速增長態勢,2019年達到最高,為3415.92萬噸。疫情以來的三年,我國錳礦進口數量有所下滑。從進口來源國來看,南非是我國進口錳礦的最大來源國,2022年我國進口南非錳礦1469.22萬噸,占我國總計錳礦進口量的49%;其次是加蓬,2022年我國進口加蓬錳礦513.31萬噸,占我國總計錳礦進口量的17%;第三是澳大利亞,2022年我國進口澳大利亞錳礦420.71萬噸,占我國總計錳礦進口量的14%。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別是加納和巴西,2022年錳礦進口量分別為270萬噸、89.06萬噸,占我國總計錳礦進口量的比重分別為9%和3%。2022年從這五個國家合計進口錳礦2762.3萬噸,占總計錳礦進口量的92%。

本文網址: http://m.0555zh.com/news/30.html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86-416-2656666

郵箱: jinzhouguotai@163.com
地址:遼寧省錦州市解放路7段28號碧桂園御錦府1-45號

遼ICP備13005386號-1

遼公網安備 2107270272709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蕉岭县| 宝兴县| 开鲁县| 大渡口区| 隆尧县| 昌图县| 枝江市| 喀什市| 方山县| 韶关市| 湟中县| 扬州市| 松桃| 昆明市| 台中市| 石渠县| 晴隆县| 绵竹市| 宝丰县| 铜陵市| 成武县| 南和县| 新疆| 定南县| 和龙市| 新乡市| 东丰县| 墨玉县| 新平| 如皋市| 恭城| 阳春市| 尚义县| 新竹县| 南雄市| 金山区| 平谷区| 彰化市| 元朗区| 南陵县|